首页 >  资讯 > 

精选热门小说《精选全文雪域勇士》论•钦陵论•钦陵全文阅读_(论•钦陵论•钦陵)免费阅读

精选热门小说《精选全文雪域勇士》论•钦陵论•钦陵全文阅读_(论•钦陵论•钦陵)免费阅读

发表时间:2023-11-28 23:53:44

叫做《雪域勇士》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小说推荐,作者“Nxj666辛加”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论•钦陵论•钦陵,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在青藏高原上,有一个民族,他们以和平、安宁为尊,外在表现总是沉稳而从容。然而,时光倒流至中古时期,这个族群却完全是另一幅面貌,他们是当时最勇猛好战的民族。对比今天的后裔,他们的生存风格大相径庭,且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在唐代,吐蕃的武力达到了鼎盛时期。他们曾多次与当时亚洲最强大的几个国家——李唐、回鹘、大食和南诏等展开激战。面对吐蕃的强大军事压力,这些国家不得不组成联盟以求自保。...
精选全文雪域勇士
精选全文雪域勇士

Nxj666辛加/著|小说推荐|连载中|fqxs

小说推荐《雪域勇士》目前已经迎来尾声,本文是作者“Nxj666辛加”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论•钦陵论•钦陵的人设十分讨喜,主要内容讲述的是:过去有段时间诸小邦未置于吐蕃王室的统治之下,故达日年赛讨伐本巴王、阿夏王、东格王、森波王和象雄王,并纳入治下。经过不断地兼并战争,最终形成较大的几个邦国,西藏高原西北部的象雄,汉史称“羊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吐蕃雅隆悉补野,以及拉萨河流域的森波等。森波此时有两个王,一个叫达甲吾,居住碾噶尔旧堡,另一...
小说详情

精选全文雪域勇士

》 雪域勇士第二章 悉勃野部族兴起在线免费阅读

第一节 臣服森波

吐蕃王朝之前十二小邦统治卫藏地区,当初各邦之间互相征战,不相统一,最终出现的威猛王者,贤明丞相,最为崇高者非鶻提悉补野(光明普照地区)莫属,成为掌一大地之首领。

吐蕃国在藏史称大蕃,汉史中译音为吐蕃沿用至今。得容·泽仁邓珠著《藏族通史·吉祥宝瓶》说,这个大蕃国自公元前825年由第一个聂赤赞布在今山南乃东县建立奴隶制雅隆部落政权至公元923年(多数定为公元845年达玛乌东赞被杀为止)吐蕃最后一位藏王白科赞被杀,大蕃国彻底崩溃,共经历了1748年,传45代藏王,它是人类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

从吐蕃第三十一代赞布达日年斯开始,已经开始统一青藏高原的事业。过去有段时间诸小邦未置于吐蕃王室的统治之下,故达日年赛讨伐本巴王、阿夏王、东格王、森波王和象雄王,并纳入治下。

经过不断地兼并战争,最终形成较大的几个邦国,西藏高原西北部的象雄,汉史称“羊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吐蕃雅隆悉补野,以及拉萨河流域的森波等。森波此时有两个王,一个叫达甲吾,居住碾噶尔旧堡,另一名叫赤邦松,居悉补尔瓦之宁那。国王达甲吾横行无忌,拒纳善言,远离忠诚之士,亲近奸诈之辈,国王与部族首领间矛盾加剧,逐渐出现了裂痕,终究酿成内乱。森波国大臣娘吉松郎布投奔赤邦松,娘吉松杀达甲吾,达甲吾统治的地域和属民归赤邦松所有,赤邦松势力大增。但赤邦松得益于眼前的胜利,居功自傲,不公正地处理内部纠纷,引起娘吉松等大臣的强烈不满,遂与吐蕃雅隆政权暗中来往,与达日年斯结成同盟,请兵破森波,不久达日年斯去世,这一重要使命落到了南日伦赞肩上。

吐蕃三十二代赞布南日伦赞在位期间,公元601年,策划讨伐森波,他派人刺探消息,传递森波军情,作出周密计划,并亲自带领精兵万人,向导引路,里应外合,进行了有力的攻击。森波王赤邦松张皇失措,加上内讧,抵抗失败,只好带着一帮人马投靠北方突厥。吐蕃军队占领宇那城堡,南日伦赞将该地命名为彭域。这时悉补野跃居拉萨河流域,这个富饶的藏南谷地,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农牧兼具,经济上可以自给自足,其他周边邦国很难与之相抗衡。南日伦赞战胜森波王的同时,还征服了周边一些邦国,汉人和突厥边地。南日伦赞在位六十年,从汉地取得历算,在北方狩猎时发现盐湖,还建都城赤兹邦杜,该宫堡以黄母牛乳汁拌泥抹墙而成,表明吐蕃经济实力已经初具规模,这样青藏高原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此时南日伦赞得到赞颂:“政比天高,盔比山坚”,青藏高原的大部领土已纳入雅隆悉补野王朝的控制之下。

南日伦赞雄心勃勃,征服森波后,举行庆宴,论功行赏,大力奖赏有功之臣,气度不凡,名噪一时。这时突厥、吐谷浑、象雄等邦国也送礼庆贺,在政治和经济实力上都超过了前辈。一部分人的得宠,意味着另一部分人的失宠,这时引起父王六臣和母后三臣的极大不满,最终南日伦赞被他们进毒致死。南日伦赞死后,原先被征服的那些邦国蠢蠢欲动,企图起兵灭亡雅隆悉勃野王朝,企图恢复各自为政的独立王国时代。

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危难情势下,有一位王子幼年继位,此时他只有十三岁,看来他还是个未成年人,可能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王之一,他就是南日松赞与妃子卓萨托格尔之子,吐蕃人民世代敬仰的伟大君主松赞干布。他面对象雄、苏毗、工布等邦国公开反叛的严峻形势,依靠效忠父王和一心为国的忠贤良臣,无情惩罚犯上有罪之人,铲除了内患,同时封赏奖励有功之臣,君臣之间按照吐蕃古老习俗举行会盟仪式,进一步巩固了王权的统治地位。器用娘·芒布杰尚囊等大臣,以吐蕃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尚囊发挥他那令人叹服的辩才和机智勇敢,不费兵马之劳,再次平息了苏毗的反叛,使其纳贡臣服。此时,唐古拉山脉以南地区广阔区域,尽为吐蕃所有。征服青藏高原邦国部落后,吐蕃疆土扩展,人口增加,王朝将青藏高原地区划分为五个军政大区,下辖六十一个千户,由朝廷统一掌握和指挥。吐蕃原有军事力量得到进一步扩充和加强。松赞干布把统一青藏高原的兼并战争推向了高潮。

第二节 蕃尼联姻

公元7至9世纪,尼婆罗、天竺一度臣服吐蕃。吐蕃军队曾两次侵入印度恒河流域,公元7世纪中叶和8世纪中下叶,时间跨度一百多年。

一、泥婆罗国

当今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的尼泊尔国,公元7世纪叫做泥婆罗,《新唐书》称尼波罗,《明史》叫做“尼八剌尼巴勒”,清代称“廓尔喀”。各个朝代名称的不同,可能是汉文史料发音困难所致,并非本身名称的变化。古代泥婆罗与天竺北部诸国林立,王朝更替,但所辖地域大体持续至今,佛陀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就在泥婆罗境内。唐史记载,尼波罗国位于吐蕃之西的乐陵川,土产丰富,有赤铜、牦牛。当地风俗以剪发及穿耳为美,将耳朵穿过筒状物,使其下垂至肩,显得格外姣好。他们没有筷子,用手抓食。器物多用铜制,房屋以版筑方式建造,并在墙壁上绘画。由于不知牛耕,所以农业并不发达,反而精通商业。他们身着单一的布料蔽体,每天多次盥洗。喜好博戏,亦懂推算历法。他们祭祀天神,雕刻石像,每天为其沐浴,烹羊祭祀。他们铸铜为钱,正面有人形,背面有牛马形。君主的服饰上镶有珍珠、颇黎、车渠、珊瑚、琥珀,垂缨耳饰金钩玉珰,佩戴宝石伏突,乘坐狮子大床,堂上布满香花。而大臣们则坐在地上不藉。左右手持兵器,数百人列队侍奉。宫殿中有七重楼,覆盖铜瓦,屋檐皆以大琲杂宝装饰,四角放置铜槽,下有金龙,嘴巴流水被引导注入槽中。

尼波罗国周四千余里,坐落在雪山之中。都城周二十余里,山川连绵,景色秀美。此地适宜谷物生长,花草丰茂,特产赤铜和牦牛。人们使用赤铜钱作为货币。气候寒冷,风俗险恶,人性刚毅粗犷,信义轻薄,不注重学识和技艺。然而,该地却有着数量众多的佛教信徒,大小二乘佛教盛行,外道异学数量不详。王室属于刹帝利种姓,志在求学,清廉高雅,一心信奉佛法。近代有位国王名为鸯输伐摩(唐言光胄),聪明睿智,自制声明论,敬重佛法,远近闻名。都城东南有一小水池,如果将人投入火中,池水就会起火。如果投入其他物品,也会变成火。这个国家自饮光佛时代以来就有善法流传,还有无数的佛像、佛经和佛塔等应供之所依。早在栗枳王在位时,就已摒弃了十不善之法,颁行了金轭般的十善王法。这个国家的炊烟不曾间断,锅底未曾朝天,欢哥不绝于耳,吃穿享用不完。当时尼波罗已经是一个佛法流行,文化发展,人民生活有保障的国度。

二、迎娶赤尊公主

吐蕃赞布迎娶尼婆罗赤尊公主先于唐文成公主。迎娶两位公主的初衷似乎是为了弘扬佛法,两位公主分别带有释迦牟尼等身佛像,国王借口吐蕃没有佛法和不许配公主两件事充分说明了这点。吐蕃迎娶赤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事件,后世的藏文史书对两位公主大加神话,并视为一种文化象征,即赤尊代表着天竺——尼波罗系的文化,文成公主代表着唐朝的文化,她们均肩负着在雪域传播佛法的使命。松赞干布迎娶尼婆罗赤尊公主事件,并没有迎娶唐朝文成公主那么清楚,原因是只有《柱间史》等西藏史书带有神秘色彩的描述,而没有尼婆罗史料作参证,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和碑刻文献也未发现关于赤尊公主的记载。至于迎娶经过,大致与文成公主的迎娶经过相同,诸如派出的聘婚使团成员,所带礼物和三封信件,与公主父王的对话程序等。不过赤尊公主入蕃经过有着生动的细节描写:

《柱间史:松赞干布遗训》载:尼王为女儿备好嫁妆后亲自为她送行。公主骑着大象,手秉旃檀度母像,随行携带着不动金刚像、弥勒法论像和《白莲花经》等各种佛经以及五部陀罗尼,还有众多的工匠、仆从和七头大象满载的财货珍宝。尼王一直把公主送到了尼蕃交接的地方。……在阳木马年抵达吐蕃王宫,则与松赞干布王相会,赤尊即被封为王后。

赤尊公主贿赂男女夜叉扩建了红宫,在赞布宫殿的正南上方建有一座九层后妃宫殿,其规模之大与赞布的宫殿不相上下。藏史书《柱间史》《贤者喜宴》等记载了赤尊公主对待文成公主的态度,开始设置各种障碍不让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见面。尽管迎娶赤尊公主的许多史实存在困惑和疑问,但凭空捏造一段故事也不太可能。

公元634年,唐王太宗派遣冯德遐率团访问吐蕃。《藏族史略》却认为冯德遐出使吐蕃地点并不在拉萨,而在今玉树或甘孜一带。公元636年吐蕃使者随冯德遐到达唐朝请婚,紧接着松赞干布统领大军征讨吐谷浑,638年抵达松州,至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启程入蕃,在这段时间松赞干布几乎都在外征战。就是说,松赞干布与赤尊公主的联姻,粗略推算应该发生在公元629至636年的七年间。但松赞干布即位时只有十三岁,加之刚即位,紧接着向尼泊尔请婚,可能性不大。至少也在两年以后才会发生,所以还应该减去一至两岁。这样,赤尊公主的迎娶要限定在五年之内完成。理论上勉强成立,但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细节。“赤尊公主在阳木马年(634)抵达吐蕃王宫,则与松赞干布王相会,赤尊即被封为王后。”

此时松赞干布约为十八岁,唐使冯德遐和赤尊公主是同年抵达吐蕃的,如此重大事件,冯德遐应该有所耳闻,但未发现唐史有关赤尊公主的任何记载。

藏史说松赞干布创制本民族文字的想法是在他举行登基仪式时产生的。公元629年,吐蕃松赞干布举行登基仪式,周边各国遣使送来礼物发来贺信,《贤者喜宴》详述吞米桑布扎赴印留学,往来费时七年,最终创制蕃文。松赞干布登基直至去世,正好经过了二十年,吞米桑布扎创制文字时间肯定是在这二十年内。《柱间史》说吞米桑布扎和噶尔·东赞是迎娶两位公主的首选使臣,他们到尼婆罗和唐朝请娶公主,所持赞布致尼王和唐王的信函分别是尼文和汉文,而不是蕃文。这里产生的疑问是:吞米桑布扎还没有赴印还是已经学成返回?两种推测都难以成立。假如按照已经返回来推算,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的时间段冲突,即便吞米桑布扎于松赞干布登基第二年启程赴印,在天竺留学七年,返回时公元637年,这时赤尊公主入蕃已经过了三年。假如还没有启程赴印,只能是公元640年以后,返回时已经接近公元649年,松赞干布学习文字和制定法律,从时间角度看,短短两年之内很难完成。假如以569年为松赞生年,649年为卒年,享年应该是八十岁,又会得出什么结果。《吐蕃史稿》载:“约于公元606年……阿姆苏·瓦尔玛自立为尼泊尔国王,阿姆苏·瓦尔玛(汉史谓:盎输伐摩)的女儿名布里库提,就是藏文史记中所载的赤尊公主……尼婆罗史书载赤尊公主的父亲死于公元621年,故赤尊公主入蕃拟在公元621年之前”

此说可信度较高,因为吐蕃向尼婆罗聘婚联姻,应该是尼婆罗国王、赤尊之父阿姆苏·瓦尔玛在世时才能发生。西北民大藏学教授多识仁波切发表的《松赞干布到郎多达玛诸赞布年代考证》一文说:“公元634年(唐贞观八年)唐蕃第一次互派使者时,松赞干布已经六十六岁。依据是:《青史》明确指出松赞干布诞生252年,热巴坚与唐朝议和。而热巴坚与唐朝议和的年代在唐蕃会盟碑文上写得很清楚是公元821年,这年限谁也移动不了。从这一年倒推252年,正好在松赞干布去世的庚戌年(650)的前一个甲子年轮,而绝不在同一个甲子年轮。……从松赞去世的庚戌年倒退82年可以证明生于己丑年的说法是正确的,生于丁丑年的说法是错误的。”

可见松赞干布生年应该是公元569年。另据唐朝著名史学家杜佑从公元766(大历元年)至801年写成的鸿篇巨著《通典》载:“隋开皇中(581—600),其主论赞率弄赞都牂牁(贵州黄平县西北)疋播城(西藏山南琼结县)已五十年矣。”

这里所谓“论赞”指南日论赞,而“弄赞”即松赞干布。这就清楚告诉我们:公元600年前,松赞干布已经出生在世。《藏族史略》也认为公元581年(隋文帝开皇元年)松赞干布十三岁继位。按照松赞干布生于569年,公元621年稍前几年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此时松赞干布已有四十多岁,看上去似乎成立。但也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细节需要解释。假如松赞干布生于公元569年,到了公元600年已经三十一岁,《通典》认为其父南日伦赞还在世,这样各史学家认定松赞干布十三岁继位一说就会遭到质疑。到了公元634年吐蕃与唐朝互派使节建立关系时,松赞干布已经是六十六岁的人了,638年率领大军到达松州时七十岁了,公元644年从象雄返回拉萨时已经是七十五岁的老人了。为此,七十多岁的人还能骑在马上长途颠簸、经受寒苦艰险的折腾,指挥千军万马作战,甚至执意要娶一位唐朝的少女为妃,同样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西北民族学院教授王沂暖在发表的《松赞干布的生年卒年享年》一文认为松赞生于癸丑年(593),卒于庚戌年(650),享年五十八岁。这一推断较为可信。《通典》认为松赞在公元600年前就出生在世,《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载松赞父王南日伦赞被弑,本文推测应该是公元605年,这是因为众口一词确定松赞干布是十三岁继位。公元621年之前迎娶赤尊公主有十多年的时间选择,也就是说松赞与赤尊联姻应该是在松赞三十岁以内。紧接着可以完成大昭寺的选址和奠基仪式。创制藏文的初衷是松赞干布举行登基庆典,收到各国送来的礼物和贺信时产生的。假定松赞继位后的第三年(608)桑布扎赴印留学,七年(615)后返回,松赞及其臣僚有足够的时间学习文字,开始制定法律和翻译佛经。到了公元634年与唐朝建立关系时,松赞干布已经四十岁,公元641迎娶文成公主时不到五十岁。五十岁左右的人乘马长途行军,指挥军队作战是很正常的年龄范围。为此,松赞干布生于公元593年,卒于公元649或650年,享年五十七或五十八岁的推论是可以站得住脚的。

第三节 废立尼婆罗国王

吐蕃介入尼婆罗事件发生在公元640年。而《吐蕃史稿》推断赤尊公主入蕃时间更早,大约在公元621年之前。公元641年吐蕃军队进入尼波罗,扶持一名新的国王上台,表明尼婆罗已经成为吐蕃藩属国。吐蕃为达到迎娶尼婆罗赤尊公主的目的,采取了软硬兼施以及恐吓的手段,但此事件不足以证明尼婆罗就臣服于吐蕃。而吐蕃军队进入尼婆罗,扶持拉陵达瓦上台,指定尼婆罗向吐蕃纳税,并刻立石碑,尼婆罗曾成为吐蕃几任赞布度夏和主持朝政的地方。所有这些,表明尼婆罗曾一度受制于吐蕃赞布王廷。

然而,尼泊尔史家则说:现在有这样的推测:由于这次西藏在军事上的帮助,西藏对尼泊尔享有宗主权。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尼泊尔从来没有受过西藏的控制,两国之间是友好的。继后,贾亚·德瓦二世成为尼泊尔国王。在他统治期间,西藏曾侵入尼泊尔并将尼泊尔打败。但后来在公元705年,西藏人又在尼泊尔人手下遭到惨败,连西藏的国王都在两军对抗中被杀。

关于公元705年吐蕃国王在尼泊尔被杀的资料,其依据可能是《旧唐书·谓十元振传》中说:公元704年冬,吐蕃由于国内叛离与泥婆罗门等附属国的背叛,赞普亲征而身死敌营,导致国内大乱,贵族争权,将相互相残杀。因此,今日吐蕃之所以没有侵犯唐朝边境,并非因为两国之间的信任或者国家利益的考虑,而是因为国内动荡,外敌叛离所致。

“蛮地”即南诏,而非尼婆罗。由此可知吐蕃赞普杜松芒布杰是在征讨南诏时去世的,而并非因尼婆罗发生反抗吐蕃的统治,致使杜松芒布杰前往征讨,在两军对抗中被杀的。另外,杜松莽布杰去世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时间段,即龙年(704)冬在南诏去世和705年在尼婆罗被杀。这有两种可能,一是阴历年终冬季已经进入公历元月,二是事件发生在公元704年,等消息传到,时间是公元705年。源于《旧唐书》的《新编尼泊尔史》记载是有误的。吐蕃有段时期保持其对尼婆罗的所谓宗主权地位有充分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小说《雪域勇士》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继续阅读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