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游甘泉山
回到客栈的顾欣坐在桌前喝着茶,小弟也累了,自己爬上床睡着了。
顾欣想到刚才不理宁四的径自离去,也觉得自己稍显不礼貌。毕竟人家一贵公子,纡尊降贵的给自己一个穷困的布衣小子道歉,那是相当的给面子了。而自己刚陷在自怨自艾的情绪中还未拔出来就被宋毅找事,更是心中恼恨,在那种情形下做出不礼貌的行为虽情有可原,可却不应该。
顾欣反复告诫自己:这里是古代,这里是古代,这里是古代!这里的人等级制度很严,很严,很严!重要的事要说三遍。顾欣给自己洗着脑,她不希望由于带着现代的平等思想而给自己和小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前路未知,必须谨慎。
顾欣掏出脖子上挂着的玉佩,又仔细地看了看。
这玉佩是娘在去世前一天从脖子上取下来交给她的。长到十岁,她从不知娘有这块玉佩。
当时娘让她凭着这玉佩去寻靖国公夫人,请求她庇护,叮嘱顾欣一定好好保管,千万不能弄丢了。
顾欣在现代没关注过玉质的饰品,她唯一觉得不错的就是黄金,因为她觉得金子能保值。这玉摸在手里感觉挺温润的,雕的个什么图案顾欣看不明白,感觉像个徽章之类的。
将玉佩塞回衣领中,转头看向睡着的顾维,顾欣叹了一口气。
想起小弟珍惜地看书的样子,顾欣寻思:“怎么样才能多挣钱呢?”
忽然一丝想法瞬间闪过脑海,顾欣敲敲脑袋,“是什么是什么?”口里念叨着。
对了,《三字经》。顾欣在书坊好像没看见利于蒙童学习的图画故事书。
我可以将三字经故事通过画图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讲出来,这个一定能挣钱,需求量那可小不了,还有一些寓言故事也可以画图画书。想到这里,顾欣似乎看到了一些曙光,心情也变的好了很多。
吃过晚饭,顾欣又带着小弟出门散步。
天色已经暗下来,那些傍晚和夜间仍旧营业的店铺门口的灯笼都亮了起来,省城的夜间也显得那么热闹和繁华。
顾欣低头问:“小弟,你喜欢在书坊看的《三字经》那本书吗?”顾维点头:“喜欢,书上的字也写的很好看,我就写不出。”
“你现在写不出好看的字那也正常啊,你从没有在纸上照着字贴练过字。书上的字写的好看是因为那些人练过很久的。等以后哥哥挣着钱了,就能给你买书,买字帖,买纸笔好好练字了。”顾欣承诺着。
顾维皱着眉头,有些担忧地说:“可是,钱不好挣吧。那张狐狸皮要不是卖给了哥哥帮过忙的小姐,就卖不到十五两了吧?”
顾欣笑着用手抚平小弟皱着的眉:“你这个小鬼头,什么都瞒不过你。虽说确实是如此,不过,挣钱的事还用不着你来操心,你只要把身体锻炼的棒棒的,到时候努力的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哥哥来解决!你哥我难道不厉害吗?”
小弟不停地点头,说:“厉害,厉害得很!而且哥哥也很聪明,只比我差一点点。”
“好啊,居然还敢嘲笑我!”顾欣就去挠顾维的痒痒。兄弟俩愉快地聊了一路。
回到客栈,临睡前,顾欣让小弟背记得的《三字经》,背到最后又教他新的内容,顾欣边教他背边讲解。
小家伙记性确实好,两三遍后,新的内容就记住了。顾维还要继续听讲新的东西,顾欣怕他贪多嚼不烂,就没有再教。
第二天一早,又是个晴朗的日子。
二人在客栈吃过早饭,跟客栈的伙计打听到甘泉山上的枫叶都红了,煞是好看,正是赏景的好时候。顾欣决定和小弟到甘泉山去游玩一番,因为到京城的船要明早才出发,时间上很是充裕。
走在去甘泉山的路上,顾欣觉得格外的轻松。昨天去本就是带着毛皮换钱的目的的,和今天纯游玩的心态那是完全不同的。顾维一路上也是话说个不停。
不用一个时辰,就来到甘泉山脚。一条蜿蜒的山路逐渐延伸向上,山路比较宽也还算好走,估计是因为离省城近,而且寺庙的香火旺,这条路被修整过。
山路两旁有些小贩,兜售的有零嘴,茶水,糕饼,荷包等等,还有一些轿夫守在轿子旁等着上门的生意。上山的人有一些,男女老幼都有,有走路上山的,也有租乘轿子的。
顾欣他们跟着人往山上走,爬了一会山,顾欣怕小弟太累,于是背起他,顾维没有拒绝,应该确实是累了,只是没做声而已。
来到半山腰,只见有石阶通往高处,上香的人继续沿着石阶往上,而其他的游人则从山腰处的土路盘旋往山的北边去。
这些游人中看打扮有不少读书人,年轻人居多,也有一些富家千金坐轿上到半山腰后,下轿和丫鬟一起往北边步行,小姐们基本都戴着帷帽,有一些将帽裙撩起搭在帽檐上以利于更好的欣赏风景。这些人看景,顾欣则在欣赏这些人。
从背上放下顾维,牵着他慢慢往前,渐渐眼前出现了枫树,先是零星的几棵,那枫叶已经变得火红,与旁边的其他绿树相映衬,颜色的层次感透出一种别样的美。
前方有一些人聚集,原来此处正好面临一处山谷,山谷对面的山坡是向阳面,山坡上有着不少的枫树,这里几棵,那里几棵,火红的枫树点缀在绿树中,还有一些树叶变黄的树木也夹杂其中,那对面山坡的颜色就像是画家的调色板,色彩浓烈又对比鲜明,红的、绿的、黄的,秋日的美景尽收眼底。
那聚集的应该是十多个读书人,正在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思索着合适的诗句来表达。
顾欣注意到一个十七八岁左右的男子,身穿茶色襴衫,头戴同色布巾,容色出众,听其他人称呼他杨公子。不少人说想听他现场作诗,顾欣想他应该是个才子,而且还有点被人嫉妒。
顾欣像看戏一样地看着眼前的景,欣赏着近处的人,不曾想那杨公子突然望向她这边。
顾欣赶忙假装和顾维说话,指着远处的山林说:“小弟,你看,那层层叠叠的山林色彩斑斓,像不像画师的调色板呀?”
顾维小朋友疑惑的问:“哥哥,什么是调色板?”
顾欣稍有些尴尬,讪笑着:“走,我们再到别处看看去,调色板是什么我路上跟你说。”
顾欣牵着小弟渐渐走远,似乎听到那杨公子的有些喜悦的声音:“我有所得了。”可惜走远的顾欣不好意思返回去听是何诗句,只隐约听到了称赞声,想是杨公子得了妙句吧。
走了一段路后,山路逐渐盘旋向上,路上除了顾欣兄弟俩暂时没看见别的人。远远地,顾欣似乎听到了水的冲击声。
转过一道弯,果然见一瀑布从山顶崖边落下,水的落差不是太大,五十米左右,瀑布也不宽,毕竟现在是深秋,水量不会太大,瀑布底是一个不深的水潭,清澈见底。
顾欣和小弟站在潭边,顾欣抬头望向瀑布的源头,蓝天,白云,水流,崖边的绿树,煞是好看。顾维也学着哥哥双手背在身后,抬头望天。
顾欣本想吟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装一下骚客,可看到那五十米的落差,又闭上了嘴。
“二小姐,三小姐,黄蕊,快些,我们到瀑布那里去。”听到女子的声音,顾欣和小弟都回头看。就见昨天遇见的赵家丫鬟名唤“青芜”的从路的另一边小跑过来。
看到瀑布这里有人,青芜急忙刹住脚,待看清是顾欣两兄弟,不免惊奇:“你们怎么在这里?”
这时,另外三个女子的身影出现了,果然是昨天的赵家两位小姐和另一名丫鬟。
这两位小姐虽还是戴着帷帽,可是帽裙掀起在帽檐上,没有遮住容颜。那赵二小姐长得颇美,不是娇艳的那种,应该叫柔美端庄,气质显得颇为大气。赵三小姐年纪稍小,可爱活泼些。
赵二小姐看到他们显然有些吃惊,不过她们姐妹倒也没有扭捏的将帽裙放下。
顾欣忙向二位小姐施礼说:“没想到又在这里遇见,昨天多谢二小姐相助。”
赵二小姐轻微蹲了一下身,客气道:“互相帮忙,不必在意。”
顾欣不好在此久留,询问青芜得知沿山路在向前就是甘泉寺的后面,于是再向二位小姐施礼后带着小弟迅速离开。
寻到甘泉寺的正面,进了山门,只见敬香的信众不少,寺庙的香火颇盛。顾欣也往功德箱里敬了三十文,给自己和小弟各请了三炷香,到大殿里跪拜了一下,心中祈愿未来顺遂。
下山的路上,两人都肚饿了,跟路边小贩买了些糕饼,兄弟俩坐在较平整的山石上慢慢地吃着,因为随身背着水囊,渴了也有水喝,两人倒也吃得很饱。
回去的路,顾欣让顾维走一段,然后再背他一段,这样兄弟俩下午就回到了客栈。
虽然只出去玩了大半天,顾维却很是高兴。
顾欣想:以后有机会还是要让小弟多在外面见识见识,即使读书也不要成为一个书呆子。
跟客栈伙计说是明早就退房,先将房钱结清了。回到房间,顾欣算了算,船资全付清后,两人剩下的不到八两银子了。
顾欣想:希望到京城后能尽快见到靖国公夫人,若能得她庇护,也许在京城也不至于太辛苦吧。
晚上,将钱和随身物品又清点一次后,顾欣就等着明天出发了。
顾欣有些兴奋,而顾维也没有睡意,于是顾欣搜肠刮肚的回忆些寓言故事讲给顾维听,讲了一个又一个,终于哈欠连天的睡着了。